“同仁”加速跑,有本管理经 ——记全国巾帼建功标兵马骏
发布日期:2019年07月11日 【字体: 大中小 】
马骏,中共党员,主任医师,硕士。现任上海市同仁医院院长。兼任全国医院协会妇幼分会理事、上海市医院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优生优育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专委会委员、《中国医院管理》杂志常务理事 、《伤害医学》电子杂志副主编,是上海市第十届党代表,长宁区第十五届人大代表、政协第十一、十二届委员和妇联九、十届执委委员,先后被评为长宁区十大杰出青年、长宁区十佳巾帼建功标兵、上海市三八红旗手,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上海市“和谐医患之改善医疗服务,提升病人满意度”优秀管理者称号。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始建于1866年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以下简称“上海市同仁医院”)。这里曾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开创了中国近代急救医学及护理教育之先河,上世纪70年代又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光学纤维彩色电视胃镜......历史步入2013年,几经起伏的百年老院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这一年,院长马骏率领新领导班子肩负起了重振“同仁”品牌的重任。拭去灰尘,擦亮招牌,建成“与长宁区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满足区域内居民健康服务需求,具备一定辐射功能,医、教、研、防为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和重点大学附属医院”,成为所有新“同仁人”的使命。
“我们这一代同仁人,是幸运的,我们是一个新时代的缔造者,是医院重要转型期的见证者,我们终将被载入同仁发展的史册。”在医院建院150周年之际,马骏代表团队说出了对这份事业的珍惜与热爱。
这份珍惜与热爱变为动力,化为激情,推动着上海市同仁医院的迅速崛起。
时代的机遇
位于上海中心城区西部的长宁区是上海市的“西大门”,这里坐落着我国重要航空港之一的虹桥国际机场。与此同时,这里也是上海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区域内的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86年成为经国务院批准的上海三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然而,在“十二五”之前,“卫生事业发展落后于区域品质的提升”曾经一度成为该区域的短板,并多次被两会代表所提及。
进入“十二五”期间,随着政府对“精品长宁”的打造与建设,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更多的重视与投入。
2013年,长宁区医疗卫生事业迎来了历史上的春天,政府提出并牵头组建长宁区首个符合“三级”功能定位的综合性医院,以填补区域内缺乏三级综合医院的空白,使社会事业发展能够与国际精品城区的定位相匹配。由此,当时的长宁区中心医院和长宁区同仁医院合并成为上海市同仁医院,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12家附属医院。马骏带领团队肩负的正是这份开创历史的重任。
两院合并、融合文化、推动同质、破旧立新,虽然存在诸多困难,但马骏带领着团队总能找到解决办法,朝着目标一步步前进。
马骏院长常说:“方法总比困难多。我们最大的优势就在于目标非常清晰,政府给我们做了很好的功能定位和要求,这让全院上下形成了高度的思想共识,所有的员工很珍惜这样的机会。这个共识下,任何问题都能找到解决方法。”
对马骏及其团队来讲,目标必须实现,难题在于时间紧迫。“速度决定了医院发展,我们所有建设都是在跟时间赛跑,如果错过了,就是错过了。”马骏接到重任的时候,正是“十二五”的中期,距离在十二五末期实现“三级医院的技术水准和服务水平”,还有不到三年的时间,她必须带领团队与时间赛跑。
与时间赛跑
2017年的3月18日,医院举办了目标责任书签约仪式。全院中层以上干部与医院签订了《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书》、《党风廉政责任书》、《创三目标责任书》,开启了该年的各项工作。
“目标管理的刚性要求非常重要,一旦签订,就要完成,不容讨价还价。”马骏是目标管理的倡导者与实践者。在她看来,正是目标管理推动了医院的高效发展。以基建为例,通过目标管理,医院的基建项目与近年来以“一年一栋楼”的“同仁速度”创造了行业内少有的奇迹,为医院发展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科实力体现医院技术水平。为此,医院以学科大讨论为契机,有的放矢,启动了三大学科群建设。发挥医院传统特色,以上海市重点专科为支撑,建设消化道疾病诊治学科群;围绕医院地理位置,以区域发展定位为指导,建设危急重症疾病救治学科群;紧跟医改政策步伐,以全科医学和分级诊疗为纽带,建设慢病管理社区联动学科群。
医院要实现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