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2018年度妇女儿童发展监测分析报告

发布日期:2020年05月20日 【字体:

         

长宁区2018妇女儿童发展监测分析报告


          2018年是全面实施本区妇女、儿童“十”发展规划的重要一年,从统计数据监测情况看,“十”妇女儿童规划设置的58个主要指标中,达标指标数56个,尚未达标指标数2在全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妇女儿童发展的社会环境在不断优化和改善。

一、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概况

(一)人口概况

2018年末,区常住人口69.40万人,其中女性35.78万人,占51.6%;户籍人口57.91万人,其中女性29.91万人,占51.6%;出生人口数(户籍)为3626人,其中女性1768,占48.8%;0-17岁儿童数(户籍)6.44万人,其中女性3.16万人,占49.1%

(二)经济发展

2018,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2.84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教育经费投入20.62亿元,增长8.1%;医疗卫生经费投入10.64亿元,同比增长16.1%。其中,妇幼卫生经费投入0.31亿元,增长0.4%。

二、妇女儿童发展监测情况

1、妇女参与决策管理能力稳步提升一是女性领导干部比重稳中有升四套班子的女性领导占比30%,同比增长6.7个百分点女性局级干部人数占比25%,较去年提高0.9个百分点;正处级女干部比例占比29.13%,比2017提高0.2个百分点。二是女性参政议政水平显著增强。区女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政协常委会组成人员数所占比重分别为37.2%、43.6%和52.5%,相比2017年比重均有小幅增长。

2、妇女就业与权益保障力度加大。一是女性就业状况发展2018年我区城镇从业人数33.30万人,其中女性14.66万人,占比44.0%,比2017年增加了1.3个百分点。二是区属国有企业中女性董事会成员比例和女性高级管理人员的比例稳中有升。分别比2017年提高了0.1和0.8个百分点三是企业女职工权益保护状况良好。2018年企业女职工权益保障专项集体合同签订率继续保持100%依法处理侵犯女职工权益案件691件,比上年减少74件,我区女职工权益保障力度在不断加强。

3、妇女儿童教育工作得到加强。一是我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不断深化。社区建立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的比例达到100%儿童家长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率(户籍)达到99.2%,3-6岁儿童毛入园率和义务教育阶段普及率均超过100%二是教育师资学历程度稳中有升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比重分别达到83.4%和93.0%;高中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比重继续保持100%小学专任教师人数达1661人,比2017年增加28人,保持持续微增的态势。三是保障残疾儿童得到应有的义务教育,残疾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始终保持在100%。

4、妇女儿童卫生保健状况总体改善,难点有所突破。保护妇女儿童健康是妇女儿童发展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一是保障儿童体质及心理健康新生儿疾病筛查率、新生儿新天性心脏病筛查率及新生儿听力障碍筛查率较2017年均有小幅增长,分别达到98.76%、99.97%和98.76%。儿童龋齿充填构成比为47.10%,呈逐年小幅提升趋势连续多年未达标的中小学心理健康辅导室配置率及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配置率2018年也均首次达到100%二是妇女生殖健康保持高水平。孕产妇死亡例数连续两年保持为0;妇科病、乳腺病筛查人数达35840人,较去年增加了8095人;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服务覆盖率达到98.8%,比去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

5、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环境维持高水平。一是儿童安全与发展环境稳步向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户籍)2017年的2.8‰下降到1.9;儿童食品、药品质量抽检合格率维持100%。二是儿童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我区10个社区均已设置了儿童活动场所;少儿住院互助基金投保率达到97.75%2018年设置母婴室或母乳喂养设施的公共场所和企事业单位数为80个,较去年增加了7个;育儿托管点数量由2017年0个增加到3个;贫困家庭儿童文化福利补贴标准增加至每人每年200元。三是妇女安全环境有所优化。妇女保健食品质量抽查合格率和妇女药品质量抽查合格率均达100%

、存在问题与不足

1、每学年参加2次以上科普教育基地探究实践活动的中小学生比例有待进一步提升。2018年该指标为83.67%,虽较去年增长了10.2个百分点,但离100%的预期目标还尚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2、婚前医学检查率继续呈下降态势婚前医学检查是保障孕产妇和新生儿健康、降低人口缺陷率的重要手段,2018年,婚前医学检查率为17.84%,继续呈下降态势,比上年下降了2.7个百分点。降幅较2017年同比扩大了1.7个百分点。

  3.中小学生视力问题需进一步关注。随着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普及及使用人群趋于年轻化,近视已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三大主要问题之一。我区2018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新发病率也有小幅上升,相比去年增长0.8个百分点,其中高中生从2016年6.5%增长至2018年9.1%,连续三年呈上升趋势。如何进一步保障青少年视力健康发展值得我区进一步研究探讨。

                                                                                                                                                                         长宁区妇儿办、统计局

二〇一九年五十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