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党校扎实推进“教研咨一体化”建设


发布日期:2014年05月08日

     近期,长宁党校积极探索“教研咨”一体化建设,紧紧围绕教学科研工作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决策咨询服务的职能,强化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基础的方针,推进教学、科研、咨询一体化发展,促进教学、科研的良性互动,积极探索“教研咨”一体化的路径和模式,完善“教研咨”一体化的体制与机制,实现党校教学过程、科研过程和决策咨询服务过程的有机统一。在对前期相关工作总结和思考的基础上,长宁党校初步形成了三个方面、四个着力点服务一条总体思路的教研咨一体化的工作框架。
    一条总体思路:一是问题导向。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原则,以联合教学基地为依托,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形成课题、深入研究,转化成果。课题研究要以项目化方式运作,教师可以独立地或联合其他教师优质、按期完成课题研究。二是科研助推。以科研为基础,带动教学质量的提高,推进咨询功能的增强。每年初发布调研课题,进行课题的招标、立项、指导,加强各环节的管理。对于教师自主设计的课题,党校(院)课题评审委员会负责立项审批和规划指导,并纳入学校课题管理范围。三是教学呈现。坚持课程从科研成果转化,坚持课程对实践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加强对科研成果的跟踪管理,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加大课程、课题的关联程度,每年新课程申报前,教师必须提供与之相关的调研报告,接受学校的评审。没有调研报告,不得申报新课程。四是成果深化。突破咨询“瓶颈”,引导教师进一步将教学、科研成果转化深化。密切与区委研究室、区府研究室、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等部门的联系与合作,主动贴近区委区府中心工作,努力成为区委区政府决策研究的参考和依据,探索形成“课题孵化、教学转化、成果深化”的运作模式,更好地发挥党校的资政功能。
    三个方面:一方面提升眼界、拓宽视野、转变思路,大胆尝试,完善科研制度建设,推动科研管理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切实在体制机制上探索新路径。另一方面切实贴近区情、服务区情,注重调研,通过调研发现新情况、找出新问题、提出新建议,从而提供深层次决策支持。同时,要善于整合资源,善于借力发展,实现新跨越,以开放的体制和灵活的机制,坚持以项目为枢纽,有效整合校内外科研资源,以优质高效的团队优势,努力提高研究、咨询的水平、质量和能级,确保科研水平的跃进和功能的提升。
    四个工作着力点:一是主动贴近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加强与区政策研究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密切联系与合作,增强决策咨询的可行性、针对性、有效性。二是主动对接区属大口和部门,承担或合作一些较大的科研课题,以课题驱动,用课题引领“教研咨”一体化发展。三是主动深入基层,加强课题调研,整合各层次资源,开展多层次科研合作。这些课题具有鲜活的长宁特色不仅具有决策参考价值,又可以转化为教学专题。四是主动融入枢纽组织,如区“凝聚力工程”学会等,协助学会科研,对重点课题实施集体攻关,并积极为学会的发展提供理论先导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