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里弄中的初心足迹—民俗党员学习“四史”活动


发布日期:2020年07月08日

百年里弄中的初心足迹

——民俗党员学习“四史”活动

630上午梅雨季中难得的艳阳天。在党的99岁生日前夕,中共长宁民俗文化中心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团员青年一同参观了毛泽东旧居陈列馆和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在百年前的石库门里弄中,找寻伟人的足迹,聆听初心的回音,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四史”学习教育活动。

甲秀里位于上海茂名北路120弄,是有100多年历史的老式石库门。19246月到12月,毛泽东携夫人杨开慧与岳母及孩子来到上海,寓居于甲秀里,这里是毛泽东一生中在上海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毛泽东旧居陈列馆中尽可能还原了毛泽东旧居场景,陈列了大量实物、书信、批示、手稿、遗物等资料,并展出了许多珍贵的图片资料,从“探寻真理”到“初露锋芒”,再到“长风破浪”,回顾了毛泽东在上海度过的青年时代。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共青团的发源地。淮海中路567弄,一条典型的上海老弄堂。99年前,俞秀松、李汉俊等8名当时平均年龄24.5岁的年轻人,在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领导下,在这里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

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一共分为六个展区,拓展了许多功能,展出了数十件文物,用图片、史料、文物和多媒体等形式还原历史。纪念馆序厅的正前方是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八位发起人的艺术铜雕,由市美协副主席、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蒋铁骊全新创作,体现了他们充满热情与信念的精神面貌。 

通过此次学习,民俗党员们深受教育,对伟人与上海历史的了解更深了一步,同时也深深体会到,在上海这片热土上,作为党员和青年团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今后,我们愿追随这百年的足迹,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