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回顾】上海戏曲广播 携手上海长宁文化艺术中心带来扬州曲艺专场演出
发布日期:2020年07月26日
上海戏曲广播 携手上海长宁文化艺术中心
星期戏曲广播会 × 我是戏迷
上海长宁文化艺术中心《我是戏迷》联合上海戏曲广播《星期戏曲广播会》共同推出两场扬州曲艺专场演出,于7月25日下午、晚上在上海长宁文化艺术中心520剧场上演。本次演出的指导单位是上海市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由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长宁文化艺术中心、扬州市曲艺研究所联合主办,上海戏曲广播承办。
作为《星期戏曲广播会 × 我是戏迷》疫情好转后的线下首演,开场前,观众严格按照安全观演流程进场:戴口罩、测体温、出示随申码、排队检票,一切都进行得井然有序。其中有几位在上海工作学习的年轻白领和大学生表示,自己是扬州人,听说扬州曲艺名家来沪献艺,特地来看这次的演出。
大学生李同学说:“对这次演出的几位演员还是比较熟悉,因为疫情期间,扬州曲艺团在电视上面,我其中就听过陈中老师,马伟老师他们讲的评话,我当时就是被他们的这样一种表演给深深的吸引了,我觉得讲得非常的生动有趣,所以这次也是想来现场看一下他们的表演。”
本次演出分为《芍药花开》扬州曲艺专场演出和中篇扬州弹词《瓜洲余韵》专场演出两场。这也是长宁文化艺术中心疫情以来,首次进行的线下演出。
在接受上海电台记者采访时,上海长宁文化艺术中心主任叶笑樱说:“这个好的文艺演出现场感是很重要的,你在现场看我们演员近距离的去接触,听到他就在你眼前这样的表演,你的感受度肯定要比在家用一个手机看,它的这个感受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它的艺术的还原度会比较高的。而且更多的时候你在一个沉浸式的感觉里面,你周围的人和你一样沉浸在这个氛围当中,他会更好的去体会到这个艺术作品里面带给你的一个艺术的感染力,这个很多时候的确线上是没有办法做到的。”
【剧情简介】
中篇扬州弹词《瓜洲余韵》改编自冯梦龙先生的经典之作《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回,讲的是京城名妓杜十娘托身于看似忠厚老实又对自己倾心相爱的国子监生、南京布政使之子李甲,不顾旁人的劝阻,抛下一切追随李甲。却不想李甲刚刚上路就心生悔意,既迫于家规家训,又担心遭受社会的流言蜚语。恰在此时,遇到先前在万花楼杜十娘处碰壁的盐商孙富,在孙富的费尽心机多番利诱下,始乱终弃,把杜十娘以三千纹银转卖。杜十娘怨李甲反复无常,中途变卦;恨孙富骄横奸诈,拆散鸳鸯,忧愤之下,打开百宝箱,当着李甲和孙富的面将一件件价值连城的珠宝翡翠扔到水中,自己也投江而死,成全了自己对自尊自爱的人格和至真至美的情感追求。
上海戏曲广播品牌演出《星期戏曲广播会》时隔半年在长宁文化艺术中心华丽回归,一段由演员倪真扬、周蕾蕾带来的对白评话《广陵禁烟记·吞钩》让现场观众连连叫好。
扬州评话《冰释凤凰山》,扬州清曲《月亮城》等名家名段接连上场,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扬州曲艺盛宴。上海戏曲广播总监张源介绍,其中部分节目是首次走出扬州来到上海。
张源:“包括评话、清曲、弹词三种形式,他们近年来在扬州在江苏,经过演出不断的修改打磨之后,这次把这些节目集中(带)来到上海,向上海的观众做展示。另外还有一个中篇扬州弹词叫《瓜洲余韵》,这个节目这次是第一次走出扬州,所以也是非常的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