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工程】版画漆扇初体验,沙球合唱共欢歌——沪滇文旅协奏曲唱响“天空之城”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14日
2025年4月10日上午,在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大兴小学的教室里,少数民族学生们首次接触了丝网版画的油墨,亲手在折扇上晕染出如同江南烟雨般美丽的纹路,体验了合唱带来的艺术享受,感受到了节律沙球所营造的欢快节奏,现场洋溢着热情的气氛,孩子们和在场的参与者们纷纷发出惊叹……
这一幕拉开了2025年上海·长宁“春雨工程”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绿春行的序幕,这场跨越3000公里的文化帮扶,通过美育公教、文艺指导、数字资源共享的创新形式,为边疆民族地区播撒下艺术的种子。
最引人注目的环节是“美育第一课”,来自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的美育工作人员徐洁、张仕、方圆和冯芸为当地的学生开设的“小手印”版画体验与江南扇语工作坊。孩子们围在操作台前,小心翼翼地将彩色油墨刮过丝网,当象征着长宁和绿春友谊的定制画作印在帆布袋上时,当水和油墨的交融产生梯田样貌的自然纹理时,现场爆发出欢呼声,孩子们的脸上绽放出兴奋与自豪的笑容。这些来自大山深处的孩子,从未想象过自己能够亲手创作出如此精美的艺术品。他们互相交流着彼此的作品,分享着创作的喜悦,小小的教室仿佛变成了一个充满创意与梦想的天地,连绿春县文化馆和学校的老师都忍不住跃跃欲试。
同时在活动现场,长宁区文旅局宋妮妮局长还向学校赠送了版画木刻刀,期望孩子们可以用好美术工具,创作出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长宁文化艺术中心副主任、虹桥当代艺术馆执行馆长熊友飞表示:“这些融合沪滇文化元素的美育项目,能让孩子们在艺术体验的过程中深刻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美育不仅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滋养,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让绿春更多的人接触到艺术,让艺术的春雨播撒民族边疆地区,感受到艺术带来的快乐和力量。”
在文艺指导专场,来自长宁文化艺术中心合唱指挥丁縯、声乐辅导陆豆豆以及中心馆属优秀群文团队文化主理人卡洪鼓郝东喜老师和节律沙球陈剑辉老师,针对学生开展“定制化培训”。合唱骨干们以治愈系歌曲《世界赠予我的》为主题,运用专业的教学方法,现场激发了孩子们的演唱潜力,引导他们逐步掌握音准、音色和节奏,让他们在合唱中感受到团队协作的力量,以及音乐带来的无限可能,也用歌声传递温暖与希望,传递感恩、勇气与爱的力量;打击乐课程“沙漠鼓语,律动共生”则结合当地传统乐律,设计出层次丰富的打击乐编排,老师还和孩子们一起将传统乐律与现代节奏相融合,创造出独特的音乐作品。
活动结束后,二位主理人将节律沙球和卡洪鼓赠送给学校。绿春县文旅局和县教体局工作人员感慨:“这些项目孩子们都没见过,觉得很是新鲜,很感兴趣。这类可落地、能延续的培训方法,具有长远价值。”
此次长宁文化艺术中心特别捐赠的“数字文化资源包”包含37节440分钟课时的精品内容,既有国家级的版画名家体验示范课,也有上海美术专家的展览作品导赏;既有长宁非遗的海派“非·长”新体验课程,还有以长宁群星奖作品为基础的“音乐会客厅”美育资源。绿春县文化馆一线工作人员表示:“这些资源将接入县文化馆数字平台,让山区群众也能同步享受上海长宁的优质公共文化产品。”
在活动当天,中共上海市长宁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宋妮妮、绿春县文旅局局长邵发光等两地考察团在熊友飞的介绍下,参观了文化中心带来的美育公教和文艺指导活动。参观结束后双方在县政府召开了“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绿春县人民政府——东西部协作工作座谈会暨签约仪式”,仪式上,长宁文化艺术中心向绿春捐赠了数字美育资源,并签署共建协议,绿春也向长宁方颁发感谢信。
仪式后,双方代表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刘杰副县长首先对近几年长宁对绿春文旅帮扶工作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需求,宋妮妮局长对东西部协作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一是充分挖掘两地优势,发掘打造高品质的文旅融合产品;二是充分加强文旅人才的互动和互学;三是充分共享文旅宣推渠道和平台。长宁区文旅局执法大队、区图书馆、区文化艺术中心、春秋旅游有限公司、绿春县委宣传部、县政府办、文旅局、教育体育局、农科局、融媒体中心等相关领导出席并进行了交流发言。
正如双方所认同的那样:本次“春雨工程”并非一次性的帮扶,而是建立长期机制的起点。展望未来,长宁将不断派遣文艺指导员,策划指导并实施更多项目,同时开展两地的人才互动和线上美育互动,使文化志愿服务真正成为滋润边疆的“连绵春雨”。
2025上海·长宁“春雨工程”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绿春行活动由上海市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和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人民政府主办,上海市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执法大队、上海市长宁区图书馆、上海长宁文化艺术中心、绿春县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绿春县图书馆、绿春县文化馆协办。志愿服务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上海与民族地区的文化交流合作,为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