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丝竹
发布日期:2020年07月08日
江南丝竹2007年认定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江南丝竹流行于江南,人们常聚集在私宅茶楼合奏丝竹以“涵养性情、荡涤邪秽”,也在婚丧喜庆、节日庙会时演奏助兴。在长宁区公园、文化中心等地,丝竹爱好者聚集一起演奏音乐,相互交流,以“涵养性情、荡涤邪秽”,也在婚丧喜庆、节日庙会时演奏助兴。彩头为雅集玩乐的清音班社带来光彩与气派,同时也为招揽生意,取名喜庆吉祥:“鸳鸯”、“鹦鹉”、“孔雀”、“万年如意”、“宝塔”、“蝴蝶”“凤凰”、“双龙抢珠”、“麒麟送子”、“平升三级”、“丹凤朝阳”、“双喜临门”、“聚宝盆”等等。长宁多个街道镇开设国乐社,丝竹爱好者遍布全区,仙霞国乐会规模最大时人数达到百余人,长宁非遗专项基金为他们添置乐器,制作演出服装,每逢传统节庆挂着彩头的丝竹乐队演奏总是市民喜爱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