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牛流马制作技艺
发布日期:2020年07月08日
木牛流马制作技艺
木牛流马制作技艺2013年认定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木牛流马制作技艺,是根据(西晋)陈寿撰、裴松之注的《三国志》,卢弼的《三国志集解》等多部历史文献提供的数据,经多年研究复制出来的。在复原研究中认为:“木牛”是适应战时需要的,较平坦路面可轮行,崎岖甚至夹水路面可步行的载货人力操推车辆;“流马”是适应山道、可以漂运的四轮载货人力操推车辆。一千七百七十余年以来,不断有人努力复原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曹励华制作的1:1木牛流马实物赠予陕西汉中诸葛亮墓博物馆。2011年长宁区文化局推荐该项目进入开元学校,开设“木牛流马HUI课堂”让国学精粹在青少年中发芽,使学生收获12个设计基础知识和8种制作技术,在对传统劳技课程《小木工》替代的尝试中得到了巨大的教学收获,在长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中心,学生们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小小志愿者的讲解中去,手把手教会观众木牛流马的物理功能,在学校他们自己动手创作各种机械模型,用电脑绘制三国志动画故事,实现了文化传承与技艺传承的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