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民主立法“直通车”建设好 发布时间:2019-11-02

  “一开始我还挺紧张,但见到总书记这么亲切、平易近人,交流就很轻松、自然了!”站在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市人大代表、君悦律师事务所主任刘正东难掩兴奋。他在现场比划了总书记当时走的具体路线。

  11月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考察,同正在参加立法意见征询的社区居民亲切交流。征询会举行地正是虹桥街道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11月3日,记者回访了这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大家纷纷吐露心声:总书记对基层立法点的肯定和期待,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更让他们坚定信心。

  刘正东是11月2日这场征询会的召集人。“我们正在房间里开会,看到总书记走进来,大家都站了起来。总书记就和我们一一打招呼、握手。”刘正东说。

  在征询会现场,有一张“洋面孔”——德国人戴雷。戴雷是慕尼黑大学经济学博士,熟练掌握中、英、德三种语言,已在中国工作生活近20年,现在是一家电动汽车品牌的首席执行官,也是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信息员,这是他第三次参与立法征询。总书记和他亲切地聊了几句。

  刘正东向总书记介绍了参加征询会的信息员、联络员情况。他告诉总书记,基层立法联系点采用“一体两翼”的组织构架,即以信息员为主体,以顾问单位和专业人才库为两翼补充。刘正东本人是信息员,也是专业人才库的成员。

  这场征询会讨论的是行政处罚法修正草案。总书记关心地询问:信息员代表的是个人意见,还是其他人意见?长宁萍聚工作室党支部书记朱国萍作了回答,说既有参会人员自己提的建议,但更多的是从其他居民群众那里收集来的意见建议。

  “总书记又问,你们是怎么收集到这些意见的?这些社情民意采纳情况怎么样?”刘正东和大家一一作了回答。他告诉记者,总书记看到台子上有记录大家发言的笔记本等材料,还特地俯下身看了看。“我就跟总书记说,今天这部草案比较专业,但大家讨论得很热烈,讨论中略有不同看法。”总书记点头说:“有不同意见很好,大家可以多讨论、多交流。”

  “总书记对立法联系点的重视,是对我们莫大的鼓舞。”虹桥街道党工委书记胡煜昂说。当时也在现场的她告诉记者,总书记在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展示橱窗里还看了一份展示材料,这是古北社区居民夏云龙的信息员聘书和他对国歌法立法的建议。79岁的夏云龙是长虹社区居民,也是立法联系点的信息员,他参与了不少立法草案的意见征询。2017年正式颁布的国歌法就采纳了夏云龙等人的建议,增加了第五条:国家倡导公民和组织在适宜的场合奏唱国歌,表达爱国情感。

  胡煜昂说,基层立法联系点使得立法工作走入寻常百姓家,增强了社区居民对民主法治的认识,已成为居民畅通“民主立法”渠道的直通车。四年来,虹桥基层立法联系点完成了30部全国性法律草案的意见征集工作,“我们上报建议491条,其中25条已被采纳。采纳了,居民感到很光荣,没有采纳,居民参与了,也感到很高兴,这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总书记离开时,又和我握了一次手,我向总书记表示,一定会把基层联系点建设好。”刘正东告诉记者,“我是立法联系点信息员,以后将更加留意法规草案中的具体条款内容,以及法规执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立法直通车的渠道反映上去。同时,作为专业人才库成员,我要发动所在律师事务所律师的作用,用专业特长向居民群众做好法律解释工作,把‘法言法语’转化成群众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展好法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