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天到5分钟,全市首个建筑工地夜间施工“好办”服务系统启用 发布时间:2021-09-08

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办理时限由之前5个工作日缩短至1个工作日,实现了“零跑动、不见面”的全程网上办理。

准备材料、递交材料、专人办理、等候回复……曾经,一处需要实施夜间施工的工地在申请许可证的时候,基本需要经过这样一套来回奔波流程,又费时又费力。如今,这一情况随着“一网通办”中相关板块的启动得到了优化。9月8日,记者从长宁区了解到,为有效解决夜间施工单位的痛点、难点、堵点,其在全市率先推出“个性指南+智能申报”的“好办”服务。不仅整个申报过程可以实现零跑动,连办理时间也可从原来的5天提速至5分钟。

9月8日,记者跟随长宁区府办、区生态环境局来到了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天山街道115街坊9/2丘新建商务办公项目工地。因为工程需要夜间施工,因此,工地方面每间隔3天就需要申请一次施工许可证。

作为如此高频的申请单位,其原来的申报流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派出人员前往指定部门和窗口,提交各种纸质材料。“基本上涉及到好几个单位,而且从申请到许可证获取的时间在5天左右。”工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当天,在工地现场,记者就目睹了网络申请的便利性。使用指定人员姓名登陆,输入密码,进入“一网通办”页面,根据步骤一一完成线上申报、智能预审等环节即可。记者发现,从线上申报到在线打印行政许可决定书,工地方面前后仅花了5分钟不到的时间。

对此,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工地负责人黄先生深有感触:“以前,要准备大量的纸质材料,每份材料都要跑不同部门,盖不同的章,要跑不下5趟,现在像营业执照、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这些材料都可以免交,通过咱们‘一网通办’平台,足不出户就办好了事情,真心为政府办事效率点赞!”

据悉,长宁区建筑工地夜间施工“好办”服务试点上线以来,已成功受理办件71件,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办理时限由之前5个工作日缩短至1个工作日,实现了“零跑动、不见面”的全程网上办理,有效提升了办事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据长宁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赵冬兵表示,一般情况下,施工单位每3天就要申请一次建筑工地夜间施工许可证,重复耗费了很多的时间成本,“我们本着‘让企业办事少跑腿’的服务宗旨,以AI赋能政务服务实现流程再造”。

据长宁区府办副主任杨建安介绍,为了全面提升“一网通办”服务水平,其在“管用”“爱用”“受用”上见实效。例如,目前推进的25个行业“一业一证”改革、在全市率先上线中小学生健康服务“快办”服务,以及这次的建筑工地夜间施工“好办”服务系统。

长宁区积极探索建筑工地夜间施工“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的“两网”协同,将夜间施工审批即时信息纳入区城运2.0平台“智慧环保”应用场景模块,通过大屏端“撒点布防”,更好地助力日常精细化监管指挥,基层执法人员可通过移动端政务微信“智慧环境治理”轻应用,及时掌握实时更新在建工地夜间施工状态,异常情况及时处置,真正实现在提升行政审批效率和精准治污的同时,稳妥化解周边居民与施工企业的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