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文 发布时间:2024-11-12
长宁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早在北宋开宝年间,法华禅寺每逢庙会香汛,塔灯高悬,彩旗飘扬。元、明、清时,纷至沓来的各地文人墨客在法华留下了佳诗美文,至清乾隆、嘉庆年间,法华已成为上海县西侧重镇。区内历史人文荟萃,有4个历史文化风貌区,分别是衡山路-复兴路(部分)、虹桥路、愚园路(部分)、新华路;900多栋具有百年历史的花园洋房,3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国家级、市级、区级非遗保护名录。文化机构云集,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程十发美术馆、刘海粟美术馆、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等地标性文化场馆坐落长宁。
文旅资源丰富,区内三星级以上宾馆14家,其中五星级宾馆9家。除4A级景区上海动物园之外,长宁区着力打造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区图书馆等5家国家级、市级文旅融合试点。“愚园艺术生活街区”位列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认定的首批16家上海市全域旅游特色示范区域,并于2023年3月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2022年和2024年,新华历史风貌街区和愚园路风貌街区分别获评第二、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2021年7月,长宁成功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构建“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打造“艺空间”“阅空间”“舞空间”“美术新空间”新型文化空间。文化品牌日趋成熟,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评奖、“最虹桥”嘉年华、虹桥国际草地音乐节、“上海之春”国际手风琴艺术节、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等深受市民欢迎。长宁的作品《和•鸣》《爱上这座城》先后荣获中国群众文艺领域政府最高奖项——群星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