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建设 发布时间:2024-11-11
长宁区拥有上海动物园、中山公园、华山绿地、延虹绿地、海粟绿地、新虹桥中心花园等一批大中型公共绿地,外环林带生态绿道景色宜人。拓展优化绿化景观功能,完成中山公园品质提升融合开放工程和虹桥公园、华山儿童公园焕新改造,建设“华山新语”“愚园怡亭”“镜花园”等一批口袋公园,实现华东政法大学、长宁区图书馆、宋庆龄陵园(东北片)等6处社会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共享。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7.60平方米/人,绿化覆盖率达34.15%,城区环境品质与绿化覆盖率均稳居中心城区前列。
长宁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3年度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5.2%,PM2.5年均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河道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持续稳定改善城区生态环境质量。
长宁区在全市率先完成全区域“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行动规划编制,全面推进“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行动,确立“美好长宁、精彩生活”的总体目标,致力于打造精细社区服务,营造精美社区空间,创造精选社区品牌,塑造精品社区生活。
2022年,《新华路街道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规划》获得2022年度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卓越设计奖“优秀奖”。江苏路街道、华阳路街道入选上海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示范社区建设试点名单。
长宁区推进苏州河沿岸公共空间建设,打造华政段滨河空间“一带十点”、中山公园和华政校园融合开放、中环桥下空间全面开放。坚持绿色低碳发展,2012-2023年底,完成大型既有建筑节能改造55幢,建筑面积363.62万平方米,年减排4.61万吨二氧化碳。至今,已建成25个社区层级生境花园。2024年5月,全国首家以“生境”为主题的社区博物馆在长宁开馆,也是国内唯一一家以上海本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环境为主要陈展对象的社区博物馆。
长宁区坚持城市精细化管理理念,在城区管理上下“绣花工夫”,完成24个高标准保洁道路(区域)创建,强化环卫精细化保洁作业,推动市容顽症解决。深入探索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智慧化管理,为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全面赋能。完成苏州河长宁段景观灯光、延安高架长宁段沿线重点楼宇景观照明提升工程,持续推进公共空间休憩座椅优化提升工作。
长宁区注重多层次打造“美丽街区”,第一轮“美丽街区”三年行动计划共计完成21个街区及道路的建设任务,重点打造“艺术愚园”“静雅武夷”“人文新华”“漫步番禺”等特色街区。2021-2023年,实施第二轮“美丽街区”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慧治金钟”“绿色程桥”“健康泉口”“悦动临空”等9个“美丽街区”,2024年计划新建5个“美丽街区”,使游客、居民能够“停得住、坐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