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热血青年,让生命重新起航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04日
5月28日,上海市第63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赵闻在第一人民医院(北院)正式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上海市红十字会志愿服务部副部长张懿、区红十字会副会长黄建新、以及同仁医院院长马骏一行前往第一人民医院看望慰问小赵,并对小赵的善举表示衷心的感谢。
赵闻,是上海市同仁医院住院部胸外科手术医生。早在2018年的五四青年节,小赵积极报名参加医院组织的爱心献血专场活动,在上海市血液中心献血活动现场,当听到医护人员说您若是愿意再多抽取8毫升血,就能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挽救更多血液疾病患者的生命,他毫不犹豫地登记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时隔6年,在今年4月初,赵闻接到电话,被告知自己与一名年幼的嗜血细胞综合征的患者配型成功,询问他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时,小赵特别惊喜,他没想自己真的能与一名患者匹配上,更为小患者重新燃起生命的希望,他坚定地给予了答复:“我愿意!”
之后的一个月里,小赵顺利通过高分辨检测和体检环节。5月17日下午,赵闻在市、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以及单位领导的见证下,郑重地签下《捐献造血干细胞知情同意书》。小赵的善举不仅得到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也获得了他所在单位同仁医院的关心支持。
5月24日,赵闻在家人的陪同下住进第一人民医院(北院),开始连续四天的干细胞动员剂注射,为干细胞捐献做准备。“注射完动员剂后最明显的反应就是腰背部的酸痛,但为了助力一个生命的新生,这些不适都是可以承受的。”小赵说道。
入院的第五天,小赵正式开始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了保证采集过程中的安全稳定,赵闻要一直保持仰躺的姿势,两只胳膊也要一直保持静止不动。3个多小时后,一袋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从造血分离机中取出,采集工作顺利完成。小赵不禁发出感叹:“这是一件光荣又有意义的事情,当我能够用自己的热血去挽救那个孩子时,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