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车位提效率 这套智慧停车系统解决“停车难”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17日

为总结我区城市数字化转型阶段性成果,发挥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和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推动长宁城市数字化转型全面深化,区数据局会同相关部门征集遴选了一批年度生活领域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场景。现对案例进行系列宣传,分期推出,供学习借鉴。

AI赋能城市停车新范式

上海光华医院地面AGV智慧停车系统

“停车难”是困扰城市升级和发展、降低人民群众幸福感的痛点问题,在有限的建设面积和成本前提下,通过技术手段增加城市容车率、赋能智慧城市建设、提升人民幸福感成为当今城市停车系统建设的必由之路和核心价值。长宁区建成了上海市首个基于自动导向机器人(AGV)的智慧停车系统(RIG),系统融合机械、电子、传感网络、运动控制、深度学习等交叉学科和前沿技术,在自动、高效存取车同时,实现节能减碳、数字孪生,为绿色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技术示范和实践参考。

增车位提效率 这套智慧停车系统解决“停车难”1.png

图1 停车服务演示

一是改变停车模式,节能减碳。停车由用户驾车(内燃机驱动)寻找车位改为AGV(电机驱动)托举车辆停放至指定车位,取车则变为AGV将车辆运至用户指定的取车口。提升用户停车体验感同时,减少碳排放,目前已累计减碳1800余公斤。

增车位提效率 这套智慧停车系统解决“停车难”2.png

图2 光华医院智慧停车场实时数据

二是硬软结合,提高有效容车率。通过精准的AGV运动控制,实现±2mm定位精度,可以实现单车位面积减小50%-60%,通道数量减小,从而实现光华医院项目车位数增加181%;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自适应不同场地和用户群体停车习惯,平均单车存取时间减少近20%,提升有效可停车时间。此外,无人化停车场设计使得该项目可作为周边居民提供共享停车位40个,缓解了邻近区域的停车难问题。

三是数据为擎,助力智慧城市。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搭建智慧停车服务平台,实现多场地停车资源监测。项目运行至今,平台累计服务车辆21万余次,记录设备状态数据超200G。并据此结合系统仿真、AI算法实现整场停车效率提升18%;根据用户停车习惯,提供预约取车功能,至今预约服务23021车次。平台可通过数据监控调配AGV资源,实现区域内跨场资源最优配置;所有云端数据可向主管部门开放访问通道,助力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

增车位提效率 这套智慧停车系统解决“停车难”3.png

图3 智慧停车服务平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