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案例十五 | 长护险服务“一件事”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27日
为总结我区城市数字化转型阶段性成果,发挥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和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推动长宁城市数字化转型全面深化,区数据局会同相关部门征集遴选了一批年度生活领域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场景。现对案例进行系列宣传,分期推出,供学习借鉴。
长宁区聚焦长护险办理的难点堵点问题,持续深化业务流程再造,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出全市首个可办、可查、可问、数据可共享的长护险服务“一件事”,推动长护险办理由能用到系统好用、群众爱用转变。
通过线上在上海长宁APP、区民政和各街(镇)公众号推送调查问卷;线下对接全国人大代表、区人大代表听取工作建议,实地走访多家养老机构,发动各窗口单位、居委会对已办理或者有意向办理长护险的家庭精准开展问卷调查,直面群众掌握第一手资料。经统计,共有1万余人参与,收到意见建议2000多条,主要聚焦在传统办理需线下跑动、办理的过程较为繁杂等。
优化业务流程 打通痛点堵点
在市政府办公厅、市医保局、市大数据中心支持下,长宁以“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为目的,打通市区街(镇)企(评估机构)四级、条线部门“数据烟囱”,在随申办市民云推出长护险服务“一件事”系统,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推动长护险全链条优化服务、全过程高效协同、全周期长效监管。集成主题申报、评估进度查询、评估公示、报告推送等服务,实现移动三端入口申请一口受理,申报要求一次告知,填报实现“一表申请”“一键提交”,字段精简75%,随申办市民云长宁旗舰店小笼包精准推送到期提醒,界面适老化改造消除“数据鸿沟”。
巩固改革成效 扩大普惠范围
去年11月,身处异国李先生通过“随申办”长护险服务“一件事”为其住在新泾镇养老院的母亲成功申请了长护险期末评估,解决了李先生的燃眉之急。长护险服务“一件事”上线一年多来,为居民办理过异地、异国等各类服务近800件。一是成效更明显。从原来至少需要跑2次到一次不用跑,从原来需要2份材料到材料零提交,从原来“申办+上门评估+评估报告出具”30个工作日到现在最快15天。二是申请流程更透明。实现线上长护险评估与定期复审进度查询、长护险评估结果公示。三是办理方式更多元。系统增加亲属代办功能,移动端系统便利了各街镇上门帮办。
下一步,长宁区将根据群众办事需求,继续深化长护险服务“一件事”应用场景建设,让“数据多跑路、办事少跑路”,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新体验。同时,积极总结长护险试点工作的经验做法,推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范式,为全市全国“大城养老”提供“长宁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