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导向,场景为王——长宁积极推进AI+政务服务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27日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长宁区正以“数字长宁”20余年的深厚积淀为基础,全面推进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模型等新技术在政务领域的深度应用。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创新,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全面赋能城区治理、社会事业、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

政务服务

32个中枢模型助力“一网通办”

需求导向,场景为王——长宁积极推进AI+政务服务1.jpg

为支撑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能力,长宁区在商品房维修资金业务办理和“涉外公正”一件事等业务中,提炼生成32个政务服务中枢模型,通过大模型调用材料预审能力,自动根据当前用户身份信息和材料类文件类型,对上传文件进行形式和内容审查,并对审查要点进行判断,给出审查结果供用户参考,显著提高了首办成功率。此外,通过应用OCR等技术,辅助办件材料预审,办件数据梳理等业务,让政务服务更加智能化、便捷化。

城区管理

智能识别与派单提升治理效能需求导向,场景为王——长宁积极推进AI+政务服务2.png需求导向,场景为王——长宁积极推进AI+政务服务3.jpg

在“一网统管”平台“城区之眼”图像监控模块中,长宁区依托图像识别技术,为1000路街面监控叠加了智能识别算法,能够自动发现共享单车乱停放、跨门营业等16类城市管理问题,配合“智能派单”平台,自动将工单派发至业务部门、街镇,同时叠加智能语音外呼系统,实现高效处置。此外,长宁区会同市城投水务,在独居老人家中安装智能水表,每天读取水表读数,超过阈值则自动触发预警,联系老人监护人及所在社区居委干部,提升社区服务效率。

营商环境

一站式平台赋能企业服务需求导向,场景为王——长宁积极推进AI+政务服务4.jpg

优化升级长宁区营商通平台,通过引入大模型技术,解决传统信息查询方式效率低下、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不足的问题。升级后的平台能对企业、楼宇、产业相关数据进行一站式统计分析,帮助工作人员快速获取统计结果,了解数据背后的趋势分析、重点指标变化及其影响。同时,该模型还支持对关键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动态展示,生成可视化报表,辅助制定科学决策,提升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下一步,长宁区数据局将充分发挥首席数据官制度和数据创新实验室作用,会同区内科研院所和数字化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研究搭建DP私有化部署的技术解决方案,为政务应用场景的创新提供更多可能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