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案例二十 | 长宁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服务一件事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3日
为总结我区城市数字化转型阶段性成果,发挥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和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推动长宁城市数字化转型全面深化,区数据局会同相关部门征集遴选了一批年度生活领域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场景。现对案例进行系列宣传,分期推出,供学习借鉴。
“以前开个调档函要回到户籍地,现在手机上点一点就能解决。”近日,市民刘女士通过手机登录“随申办APP”长宁区旗舰店,仅用5分钟便完成了开具调档函的申请。这得益于长宁区就业促进中心推出的“长宁区流动人员档案服务一件事”改革——通过物联网技术和专业定制的档案管理软件,实现档案入库、使用、出库的全过程管理,让群众办事更便捷、服务更贴心。
从“纸间”到“指尖”的便民实践
以往,流动人员办理档案业务需多次往返窗口,耗时费力。如今,长宁区依托“长宁区流动人员档案服务一件事”,整合档案查询、证明出具、电子签章等功能,打造“一网通办”服务体系。办事群众可通过手机登录“随申办APP”长宁区旗舰店,线上进行档案所在地查询、开具存档证明、出具调档函等多项高频业务,系统自动验证(人员档案所在地)信息并加盖电子签章,全程无需线下办理,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全流程信息化的档案管理
通过RFID芯片和专业软件,将以往需要记录在各类登记簿上的档案信息,录入管理系统,建立标准化数据库,后续实时更新操作日志、出入库记录等信息,确保长宁区就业促进中心保管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信息实时可查。同时,工作人员在操作档案出入仓前需通过人脸识别验证,并在专门的档案整理室进行操作,确保每一步操作可追溯、可核查。
“多重保险”守护的信息安全
针对群众最关心的信息安全问题,构建了多重防护体系。档案信息通过运用安全网关、签名验签、数据库加密等技术手段进行传输;且平台已通过了软件测试、安全测试、密码应用测试。通过多重技术手段,保障个人数据安全。
从“纸质档案来回跑”到“电子数据云端走”,长宁区以信息化手段破解群众办事难题,打破了档案服务的时间和空间壁垒,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未来,将继续以市民需求为导向,推动档案服务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