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斯威上海提供“端到端”供应链解决方案 打造企业出海物流“高速通道”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0日
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是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举措之一。近年来,长宁聚力打造企业出海总部集聚区,通过打造跨境服务平台、构建出海“朋友圈”等举措,为企业提供“请进来”“走出去”的保障支持。本报推出系列报道,展现长宁企业全球化发展的创新实践,探讨开放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4年,长宁区企业上海得斯威国际货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得斯威上海”)凭借其强大的全球物流服务能力,获得“企业出海专业服务商”资质认证。作为中国企业出海的重要推手,该公司通过覆盖全球的物流网络体系,为客户提供无缝衔接的“端到端”供应链解决方案,助力中国企业扬帆远航。
据了解,得斯威上海隶属于丹麦得斯威集团(DSV A/S),该集团在空海运、多式联运及综合物流服务领域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年度全球空运量约240万吨,年度全球海运量约450万TEUs(标准集装箱),并且拥有覆盖全球、总面积达1700万平方米的自有仓储网络。以上海为核心枢纽,得斯威上海正持续推动长三角与东南亚区域的产业链协同发展,构建辐射整个亚洲的物流服务体系。
“我们与全球主要航空公司、航运集团及陆运服务商建立了深度战略合作,”得斯威负责中资战略客户的高级总监Ting Ji(姬挺)介绍道,“针对汽车制造、跨境电商、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科技创新等重点行业,我们提供涵盖国际运输、通关服务、智能仓储及终端配送的‘一站式’供应链解决方案。”作为跨国企业在华地区总部,得斯威上海业务网络覆盖欧美、拉美及中东等关键市场,上海是中国沿海最重要的枢纽港,占公司每周集拼线路的60%以上。
“对于计划拓展海外市场的企业而言,制定一套全面且高效的物流战略至关重要,不仅要控制成本,了解目标市场的动态、基础设施状况以及监管环境,还需全面评估仓储能力、劳动力资源和运输合作伙伴的可调配性与可靠性,以支撑未来业务扩展与运营弹性。”姬挺指出,中国企业出海从早期分散化、区域化的物流布局,逐步转向全球化、一体化的供应链体系建设。“这种变革对物流服务商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具备全球化资源调配能力,又要拥有本地化运营经验。我们打造以标准化服务与定制化方案相结合,特别适合正处于出海探索期的中国企业。”
针对中资企业出海初期面临的政策盲区、市场认知不足等痛点,得斯威上海组建中国战略客户团队,提供包括目标市场分析、物流方案设计、合规性审查等在内的全流程咨询服务,通过智能化的全球物流网络管理平台,确保供应链各环节可视化、可管控,让企业能够专注于核心业务拓展。
例如,借助“myDSV”门户网站与移动应用,一方面,客户可实时追踪货物状态、获取动态通知及关键文档,同时基于个性化仪表盘的关键绩效指标分析,实现战略规划;另一方面,得斯威上海能够分析历史与实时数据,可以提前预测需求、识别潜在风险并提供优化建议,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物流方案选择,同时构建多层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确保数据合规性与商业信息安全。
“在跨境电商等时效性要求高的领域,我们创新推出包机定制服务。”姬挺说,“公司通过灵活配置机型、航线和班次,确保客户在全球贸易波动中保持供应链韧性,能够迅速响应消费者需求。”2025年5月,得斯威集团开通“上海之星”定期货运包机航线,该条连接上海与芝加哥的跨太平洋专属通道,以高频次往返保障运输时效,确保运输时间更快、交货时间更稳,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跨太平洋运输需求。
得斯威集团将战略并购作为核心增长引擎,持续整合优质资源强化全球服务能力。继收购美国UTI、瑞士Panalpina和科威特GIL,集团于今年5月成功并购德铁信可(DB Schenker),不仅大幅扩充了亚太区陆运和仓储资源,更推动自身向全球物流行业领导者目标迈进,为客户构建更完善、更高效的全球物流网络。
姬挺表示:“公司立足长宁、看好长宁、投资长宁的信心和决心不会变。未来,将继续关注上海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方面的发展,围绕在沪投资、产能、人才等进一步加大力度,致力于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物流解决方案,助力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实现更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