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案例二十二|长宁区在建工地“一带一帽”管理应用系统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8日
为总结我区城市数字化转型阶段性成果,发挥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和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推动长宁城市数字化转型全面深化,区数据局会同相关部门征集遴选了一批年度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场景。现对案例进行系列宣传,分期推出,供学习借鉴。
“一带一帽”的规范佩戴使用是工地安全管理的基础,为进一步强化长宁区建筑工地一线从业人员安全带和安全帽使用及管理,切实提升建筑工地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区建管委积极积极应用数字化手段助力工地安全管理。
在区数据局的指导帮助下,区建管委利用数字建管平台在相关工地配套开发应用终端软件(安全镜)。该系统主要由四大功能组成:(1)智能安全识别模块,包括安全帽与规范佩戴识别、反光衣与规范佩戴识别、安全绳与规范佩戴识别、人脸采集与识别模块以及后台识别参数配置模块等模块;(2)安全镜应用(PAD终端),包括安全镜首页统计、违规识别语音播报、个人信息统计与积分提醒以及违规项智能学习等模块内容;(3)一人一档管理(小程序),包括培训学习积分管理、隐患自拍上传管理以及个人档案信息追溯模块等;(4)PC综合管理,包括人员安全首页统计与详情、每日工作计划上报与提醒、工作计划配置与生成、安全状况综合查询与追溯以及安全镜终端设备等内容。
通过智能安全识别模块,对安全帽、反光衣、安全绳、人脸等内容进行识别和语音提示,一旦智能识别到违规佩戴或未正常佩戴情况,智能终端可以进行语音播放相应的提示,区分人脸异常、安全帽未正确佩戴、反光衣未正确佩戴、安全绳未正确佩戴、以及其它相关安全设施未正确佩戴等情况进行语音提示。分类的提示语音通过后台配置进行编辑入库,通过一系列数字化举措更好提高一线从业人员防范高坠事故的意识和能力,确保全区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1、进入门禁系统前,工人确认自己“一带一帽”是否规范穿戴
2、利用“安全镜系统”监督日常佩戴,强化实名制管理
通过数字化管理和日常监督的有机结合,长宁区不断探索数字化管理新举措,切实提升在建工地作业人员个人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风险防范能力,以大幅降低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事故的伤亡率,筑牢建筑工地一线作业人员生命的安全防线。下一步,区建管委将继续结合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指导督促各参建单位参与“一带一帽”使用管理专项整治,帮助各企业提升本质安全水平,预防因“一带一帽”使用不当所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确保区域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