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持续赋能“数字法院”建设,他们说…… 发布时间:2025-08-02
近日,上海市法学会互联网司法研究会换届大会暨数字法院建设专题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
据介绍,2019年12月,上海市法学会互联网司法研究会在长宁正式成立,凝聚了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及全国的互联网法学专家学者以及实务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
近年来,互联网司法研究会始终坚持政治引领,紧紧围绕数字中国建设国家战略和司法实践开展学术研究,为“数字法院”建设和互联网审判实践提供智力支持,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强化青年人才培养,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立法,持续输出高质量学术成果与政策建议,成为互联网法治领域最具活力的专业研究会之一。
在“数字法院”建设的前沿问题专题研讨会现场,浙江大学教授王春晖、上海交通大学智慧司法研究院整体项目顾问曹红星、华东政法大学数字法治研究院副院长韩旭至、上海市律师协会数据合规委员会主任潘永建分别作主旨发言,聚焦“数字法院”建设的基础工程、人工智能技术在司法审判中的运用、人工智能重要制度立法以及司法如何面对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等领域发表见解。
与会专家学者表示,当前数字技术快速迭代,互联网司法研究会的工作将进一步与上海法院的互联网审判和数字法院建设同频共振。聚焦“审判实践需求”,在解决司法实践难题上实现新突破。坚持问题导向,密切关注当前涉互联网案件审理中面临的“新问题”“真问题”,深入开展研究,为审判工作提供更为有力的理论支撑。建立更加畅通的成果转化渠道,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办案规则、指引,服务于司法实践,促进审判质效、社会治理效能提升。
持续赋能“数字法院”建设,在推动科技与司法深度融合上展现新作为。深入研究法律科技如何更安全、更有效地赋能审判执行各环节,把研究方向、目标服务于“数字法院”建设等重点领域,紧密结合全国法院“一张网”建设,加快新技术应用和新模式探索的研究,持续为上海数字法院建设纵深推进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支撑。
同时,深化“协同创新格局”,在构建开放共享研究生态上开创新局面。探索建立“对接司法需求、多方协同攻坚、高效实践转化”的研究模式,加强与其他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进一步拓宽视野,积极参与区域性和国际性研讨交流,提升研究会的影响力。
此次研讨会由上海市法学会互联网司法研究会主办,长宁区人民法院、上海交通大学智慧司法研究院、华东政法大学数字法治研究院联合承办。
撰稿/摄影:闫 漫
编辑:毕扬静
责编:王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