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残疾人机动(电动)轮椅车年检相关工作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1年-12月-12日

一、问题背景

目前,全市范围内残疾人机动(电动)轮椅车(以下简称“残疾车”)约有2万辆。作为代步工具,残疾车给下肢残疾人员的出行和日常生活工作带来了方便。可是每年的残疾车年检,也给残疾车主、特别是重度残疾车主带来了烦恼和困难。具体表现在:

1、年检时段设置不合理。每年市公安局交警总队以印发通知的形式,要求各区交警支队根据《上海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沪府令9号,2013年11月7日)做好残疾车年检工作。按照通知要求,残疾车年检一年一次,主要集中在6月份某一段时间。上海6月份往往是梅雨季,天气多雨、炎热,虽然有非机动车管理所、残联、相关街镇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协助照顾,但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还是带来了诸多不便。同时,虽然市公安局交警总队给每个区的年检时间是一个月,但各区从残疾人特殊群体、保障安全的角度出发,往往会集中7天或9天(不包含周六、周日)的时间进行年检。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遇到残疾人生病、外出旅游等特殊情况,就无法准时前去年检。 

2、车辆年检户籍地规定不合理。按照规定,目前残疾车年检均要求在户籍所在地进行。但由于许多残疾人因动迁、买房等原因居住到了外区,但户口仍留在原籍,造成了人户分离。到了年检的时候,居住在外区特别是远郊的残疾车主前往户籍所在地参加年检,路上来回需要花费几小时车程,本人身体受累,家人也为其安全担心。比如,笔者工作的新泾镇有216辆残疾车,10%的残疾车主人户分离,最远的居住在青浦区的华新镇和徐泾镇。

二、工作建议

残疾车年检是强化车辆维修保养和排查安全隐患,确保其行驶安全的重要手段,是必须要坚持的一项制度。但正如习总书记强调的,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我们应该用更加科学化、人性化的方法和手段,为残疾人提供更加便捷、更加舒适的车辆年检环境。具体建议如下:

1、调整车辆年检时段。建议从“以人为本”,为残疾人提供舒适的气候环境出发,将本市年检时段调整到气候凉爽的季节。同时,建议参照机动车年检模式和其他城市的做法(如广州东莞市年检天数为3个月),取消集中年检时段,将残疾车年检天数调整为3个月,切实保障残疾人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参加车辆年检。

2、实行跨区就近年检。全国多地有残疾车就近年检的便利规定,比如江苏、广州等。自2019年起,本市残疾车可实行异地上牌。在此背景下,建议依托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归集全市残疾车信息数据实现各区共享,建设残疾车年检服务平台,落实一网公示、同步预约,实现残疾车年检“全市通办”,方便残疾车主就近参加车辆年检。

建议人:庄贤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