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化发热哨点诊室建设进一步发挥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作用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1年-12月-12日

3月15日,参照新加坡PHPC(公共卫生防范)诊所经验与做法,本市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进发热哨点诊室建设。发热哨点诊室建设是此次疫情以来上海为了更好地进行疫情防控所采取的有力措施,也是落实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治)的重要环节和手段。前期市卫生健康委对于本市哨点诊室的建设提出了要求,并印发了《上海市发热哨点诊室设置要求》,选择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发热哨点诊室,承担对发热患者的筛查、信息登记、跟踪、治疗与转运,提高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发现与预警能力。目前上海市基于前期建设并验收了200家发热哨点诊室,在硬件设施上全面达成建设目标,形成监测防控的强大网底,为上海的重大传染病防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月22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会议要求健全完善“个人防护、主动检测、哨点监测、流调追踪、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防控链。发热哨点诊室作为传染病疫情防控的基层监测哨点,是其中的关键一链。为夯实这个“关键一链”,使其在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更大发挥作用,笔者认为,发热哨点诊室要在前期硬件建设达标的基础上,有必要在信息归集、完善管理、提升能力等方面作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形成更为严密的“第一道防线”。具体建议如下:

一、完善信息归集,强化防治预警。将发热哨点诊室的相关信息,通过物联网和信息化联入政务“一网统管”平台,实时上传发热哨点诊室的相关诊疗信息,实现全市层面的“哨点诊室—发热门诊—疾控中心”监测预警网络,通过大数据分析和运用,形成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早期预警和早期发现,织密筑牢城市公共卫生安全防控防线。

二、统一归口管理,优化防治模式。发热哨点诊室是设置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个集预检分诊、发热筛查、诊治功能为一体的最小防治单位,目前由市卫健委医政、疾控、基层等部门管理,而其功能多涉及医疗和公共卫生的业务范畴,应此从防治结合的要求、功能拓展提升的角度出发,建议由市卫健委疾控处牵头,形成以业务部门管理为主、其他部门共同参与的防治管理模式。

三、强化能力培训,提升防治效能。作为网底的发热哨点诊室,要让老百姓在发热的第一时间选择去哨点诊室,疾病防控和诊治的能力上仍需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在疾病防控的工作中,对核酸采样、流行病学调查、消毒隔离等方面的能力急需在短时间内提升,才能在下阶段疫情可能反复时能够实现应检尽检、愿检尽检的目标,进一步发挥发热哨点诊室的作用。

建议人:赵文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