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多措并举破解 开放式绿地(公园)噪音扰民难题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2年-03月-18日

一、问题背景

每年进入夏季,因开放式绿地(公园)晚上市民跳广场舞、唱卡拉OK引发噪音扰民的信访投诉件便会不断上升。近期,笔者衔道信访办就受理了多起投诉水城路街心公园噪音扰民的信访件,反映这些噪音给住在周边的居民带来极大的困扰:孩子无法专心做作业,老人和上班族不能好好休息。和其他街镇信访办联系,都反映有类似的问题。

为防止社会生活噪声污染,虽然《上海市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办法》(沪府令94号)既规定了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责,也规定了社会活动的合理限定范围、活动规模和噪声排放值,但多年来,开放式绿地噪音扰民之所以成为社区治理的一大顽症,主要表现在以下“四难”:

一是管理难。主管部门绿化市容局无专门的针对开放式绿地管理的队伍,面对全区开放式绿地(公园)实施全天候管理,做到随时随地监管有难度。

二是检测难。环保部门负责社会生活嗓声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但其难以做到时时对噪声进行检测。

三是取证难。公安机关按照法定职责,对制造嗓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但面临证据采集取证难,无法行使处罚权。  

四是治本难。街镇没有执法权,面对开放式绿地(公园)噪音扰民投诉只能采取劝说做思想工作,只能解“燃眉之急”,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二、工作建议

破解开放式绿地(公园)噪音扰民难题,绿化市容局作为主管部门要主动跨前,加强指导。其他相关部门履行职责,协作联动。同时,要强化科技支撑,提高管理效能。为此建议:

一是实时监控噪音分贝,为执法提供依据。区绿化市容局牵头在噪音扰民投诉较多的开放式绿地(公园)内安装噪声监测仪和电子屏,提醒引导市民自觉降低音量,同时监测仪自动记录噪音分贝数值,方便执法部门取证。

二是创新方法,将噪音管理纳入“一网统管”。将噪音管理纳入“两张网”建设,噪音监测仪实现实时联网,将数据上传至街镇城市运行中心“一网统管”,自动派单,增加处置噪音扰民的及时性。

三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安排专人值守。区绿化市容局会同街镇制定《开放式绿地(公园)噪音管理公约》,街镇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适时安排门责管理员定点定时值守,对噪音扰民现象进行劝阻。


建议人:孙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