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溯源,精细管控,不断提升臭氧污染治理水平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14日
近日,区生态环境局组织召开区环境空气臭氧污染溯源研究项目验收会,经专家组审议顺利通过验收。
项目组以长宁区臭氧及前体物为研究对象,依托统计分析、加强监测、模型模拟等手段,从重点污染源排放信息梳理、臭氧及前体物污染成因及溯源分析、空气质量站点代表性特征分析、管控措施建议等方面开展研究。
项目研究分析了长宁区空气质量近几年存在的问题。2019年至2021年,程桥站臭氧污染突出,区域输送叠加局地偏西方向排放容易导致该站高污染,华阳站臭氧浓度仅次于程桥站,与餐饮源、消杀、个人消费品等民用溶剂排放有关。机场片区作为重点排放源,飞机地面滑行过程、机场地勤、机动车排放以及溶剂使用等为VOCs的重要来源。
本年度全市臭氧总体呈反弹趋势,一方面由于高温等气象不利因素。另一方面是受疫情封控期间臭氧生成敏感性的变化影响,机动车NOx的浓度迅速下降,对O3的滴定消耗明显减弱,导致了整体臭氧浓度的升高。
截至目前,2022年长宁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较高,长宁区相较其他中心城区受臭氧反弹影响较轻,仅上升1.8%。分析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受疫情封控影响,虹桥枢纽区域各类排放大幅降低,局地臭氧前体物减量明显。另一方面是中心城区NOx减量幅度相对较大,而长宁靠近虹桥枢纽、外环等物流通道,NOx减幅相对较小,对O3的滴定效应影响不大,故长宁优于其它中心城区,臭氧反弹较低。
研究提出重点污染源精细化管控的五项措施,包括加强柴油货车移动源污染精准管控、加强生活源装饰装修民用溶剂使用管理、推广餐饮油烟在线监控安装、推进机场区域地勤设备电动化新能源替代、加强加油站油气回收现场监管等。同时建议进一步开展臭氧和PM2.5的协同治理研究,加强市区联动会商,完善臭氧高污染天气下的联合预警及应急响应机制。
专家组对项目研究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一致同意通过评审。专家组提出了修改建议和更高的期望——将长宁区打造为臭氧污染防治标杆城区。区生态环境局主要领导对专家组的建议表示感谢,并强调:
1、要继续完善课题研究,进一步厘清区域臭氧污染变化原因。围绕空气质量改善专项攻坚方案,积极开展各类空气保障专项行动。
2、要继续坚持多点发力,持续开展臭氧污染防控研究,推进PM2.5与臭氧污染协同治理,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共同为打赢蓝天保卫战,为长宁实现“四力四城”奋斗目标贡献绿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