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多样生物”科普推文——梧桐更兼细雨的浪漫,并不是法国梧桐给的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18日
漫步在长宁街头,能展现这片城区韵致的,除了静谧的花园洋房,便是路边成排的法国梧桐了。无论是百年愚园路,还是静雅武夷路,或是浪漫新华路,与法国梧桐树相映成辉,调和出海派文化的历史底蕴。
但最近一段时间,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莫过于法国梧桐上恼人的毛毛了。这种小毛无孔不入,从树下一过,便会粘在你的身上,甚至进入你的鼻孔……为什么长宁区有这么多法国梧桐?掉毛如此多,为什么不砍掉它?
春日里的轻灵飘逸,夏日里的浓浓绿荫,秋日里的落叶灿金,冬日里的宿果飘零,法国梧桐在长宁四时不同的季节里,浓墨重彩地谱写着这片城区的雅致与浪漫。历经百年,法国梧桐早已成为上海的一张城市名片,但它并不是本土物种。
1866年,汉壁礼爵士从他的祖国意大利带来一株法国梧桐,送给当时兆丰洋行的大班霍格,霍格随即将这株法桐栽植在自己的私家花园——兆丰花园(今中山公园)。
如今150年过去,这棵树已经高达22米,冠幅直径超30米,被誉为“华东第一悬铃木”。这是法国梧桐第一次被引入上海,但只此一棵,只是引种上的孤立事件。
1887年,上海法租界公董局自法国购买了一批法国梧桐的苗子,栽种在当时的法租界霞飞路(今淮海中路附近)一带,随后又购买几批,逐渐形成种植规模并流行开来。
当时国人并不知道这种清秀的植物叫什么名字,只是观察到它的叶子与梧桐的叶子相似,又出现在法租界,于是便将其称之为“法国梧桐”。
后来,法国梧桐被从法租界引种到上海其他地方及周边地区,逐渐走向长江中下游城市乃至全国,“法国梧桐”这个名字,也一直被沿用下来。
“法国梧桐”到底挂几个球?事实上,遍植上海的法国梧桐并不是梧桐,而是悬铃木。悬铃木是悬铃木科植物的统称。悬铃木科Platanaceae只有一个属,就是悬铃木属Platanus,属下11种。
这些种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都具有球状果序,这些果序像小铃铛一样悬挂在树间。我国植物学家钟观光先生根据其这一特点,在它的日译名“筱悬木”的基础上,经过考证,将其中文名定为“悬铃木”,这也就是“悬铃木”这一名称的由来。
在中国,被引入并被记载在《中国植物志》中的悬铃木主要有三种,分别为“一球悬铃木”Platanus occidentalis、“二球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和“三球悬铃木”Platanus orientalis,分别又称美国梧桐、英国梧桐、法国梧桐。这三种悬铃木可以以树皮、树叶裂片以及果序的特征加以区分。
从“书本名”来看,法国梧桐指的是“三球悬铃木”,果序3-6个串生。但是仔细观察,上海的“法国梧桐”,树皮呈灰绿色,果序多2个串生,在形态上更接近植物志中的“二球悬铃木”,即“英国梧桐”。
也就是说,上海的悬铃木,书本名应该是“英国梧桐”,但是因为习惯和传播度,我们还是多称其地方名“法国梧桐”。悬铃木是为数不多的地方名更熟知于书本名的植物之一,然而“法国梧桐”的流行也反映了悬铃木在中国的引种和传播路径。
上海种植的悬铃木多为二球悬铃木,与其自身特点不无关系。学界普遍认为二球悬铃木是一球悬铃木和三球悬铃木的杂交种,因最早出现在牛津大学的校园里而得名英国梧桐。
因为天然的杂交优势,二球悬铃木抗性很强,能够适应各类土壤和城市环境,生长快,耐修剪,所以在立地条件比较困难的上海,能较快形成规模。
悬铃木树干雄伟高大,枝条刚劲,冠大荫浓,在夏日,具有很好的遮阳和增湿降温的功能。
此外,悬铃木叶片上表皮覆有角质层或蜡质层,表面有柔毛,下表皮密布气孔,这样的组织形态和结构特征有利于叶片吸附、转运和囤积污染物,从而达到抗重金属污染、抗光氧化烟雾和有害气体以及滞尘减噪、净化空气的生态效应。
这些优点成就了悬铃木“行道树之王”的称号,也是其在长宁区行道树中占有半壁江山的主要原因。
尽管悬铃木有很多美好的特征,但是每到春末夏初,还是常被市民诟病,这主要是因为悬铃木的果序一到这个时节就开始飞毛。
悬铃木树上挂的“小铃铛”,也就是球状果序,是由许多倒锥形的小坚果组成的聚花果(聚花果是由整个花序发育成的一个果)。每个小坚果的基部围有长绒毛,称为果毛。一株10年生胸径10cm的悬铃木,每年可结200-400个球果,每个球果可产生200-500万根果毛。
果毛一般在当年秋天发育成熟,第二年4-5月份随着果序的脱落而飘落。轻轻的果毛像螺旋桨一样带着种子随风飞翔,重新安家,这是悬铃木的生存策略,但随之而来的飞絮问题也时时困扰着人类的出行。
漫天飞舞的毛絮,不但污染环境,还会引发皮肤过敏、呼吸道感染等问题,如果不慎落入眼中,还会引发角膜炎。所以一到飞絮季,人们不堪其苦。
为了解决这一人树矛盾,多年来人们通过各种物理和化学方法来减少飞絮的产生,如在夏季和初冬时节修剪繁殖枝、喷洒促进落果和败育的化学药剂以及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培育无果悬铃木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信未来,这一问题一定会得到更好的解决。